大連審批項目100%錄入全國項目環評審批系統
大連作為全國建設項目環評統一審批系統的先行試點城市,全部審批項目均在全國系統中實時錄入。截至目前,市縣兩級審批部門通過該系統辦結176個項目,正在辦理39個項目,錄入率達100%。
2016年起,大連市對遼寧省建設項目管理系統進行了個性化定制,增設了項目網上三級公示、審批文號自動生成、電子文書自動歸檔、審批信息自動向監管部門推送等功能,使該審批系統更加高效便捷。在實現“三級聯網”報送功能、確保系統錄入率100%的基礎上,對審批項目實行實時錄入。
作為國務院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16個改革試點城市之一,大連市將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制度改革與解決企業、群眾“辦事難”問題緊密結合,經過充分調研,推出“1+6”制度體系、“1+13+1”執行體系。
“1+6”即1個《市環保局落實〈大連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工作方案》、6個配套制度文件,“1+13+1”即1個《市環保局關于推進大連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優化環評審批工作實施意見》、13項配套措施和1個服務平臺。其中,13項有針對性的措施聚焦1個項目要經歷的4個階段,實現了對環評審批全流程再造,措施恰到好處、切實可行,極大地提高了審批效能,讓企業在環評審批辦理中真正實現少花錢、少等待、少操心。
環評審批周期長是企業環評遇到的困難之一。為提高審批效率,生態環境部門不斷壓縮審批時限。目前,大連市對環評報告書的審批時限為15個工作日,對環評報告表的審批時限為12個工作日,均包含公示期。
按照文件規定,如果一個區域完成區域評估(或規劃環評)且準入清單明晰,區域內需編制環評報告表的項目,企業做出遵守環保法律法規承諾后,審批部門立即批復,實現即來即批、立等可取。與以往此類項目申請—受理—審查—批準—送達—監管6個環節相比,此次流程再造式的改革,直接取消耗時最長的審批、送達環節,最大限度地縮短了企業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周期。
相關閱讀: